品牌营销专业搜索
相 关 文 章
最 新 文 章
- [品牌诊断]-麦斯威尔,最走心的浪漫撤
- [品牌诊断]-“天鹅可飞,孔雀难鸣”—
- [品牌战略]-也谈品牌战略架构
- [营销策划]-湖北“秘源玛卡酒项目”操
-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你是要做自己?
- [品牌诊断]-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
- [营销诊所]-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
- [营销策划]-华丽转身的“新希望”:互
- [营销策划]-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
- [品牌攻略]-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
- [市场纵横]-消费认知的“破与立”
- [营销策划]-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
- [品牌攻略]-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
- [品牌攻略]-大品牌时代的10个“不要
- [营销策划]-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
- [营销策划]-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
- [品牌攻略]-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
- [营销策划]-当下营销乱象
- [营销策划]-工业品营销,你喊错人了!
- [品牌攻略]-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知识管理-->详细内容
沧化之路(上)
作者:佚名 日期:2001-10-9 字体:[大] [中] [小]
-
如今,企业实施ERP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真正能为企业带来明显效益的成功案例却不多。沧化集团从1992年开始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1994年由财务管理软件入手在企业内逐步实施ERP系统,至今年均创效益1000多万元。ERP系统在沧化集团的成功实施创造的“沧化模式”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但透视沧化集团的ERP实施历程,分享实施的经验和体会,无疑对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ERP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简称沧化集团)是以化工生产经营为主的大型综合经济实体,现拥有包括上市企业沧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
朴素的远见
1992年的沧化集团发展顺利,虽然企业规模扩大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其实,从当时沧化集团的发展状况看,上不上信息系统无所谓,没有来自竞争或者其他方面的压力。”沧化集团供销总公司市场信息部主任张泽杰告诉记者,之所以决定上马信息化系统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认识。
集团公司的领导在出国考察期间发现,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沧化集团的生产规模虽然不小,但生产效率和管理方式却十分落后,而国外的高效生产和管理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于是便萌生了实施信息系统的想法。最初这种想法很模糊,没有人认为必须要进行信息系统建设,而是更多地认为,国外一些规模不如沧化的企业都有了计算机系统,“既然别人有了,沧化也要有”。
这种朴素的想法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深入学习讲话之后,集团公司领导认识到国家对企业改革的力度将逐步加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的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关键就是信息和管理,谁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了准确的信息,谁就掌握了先机。对沧化来说,要想在国内化工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战略眼光,此时,集团公司领导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可能会给沧化集团带来一次飞跃。
1992年,沧化集团成立信息中心,开始了MRP的前期规划工作,包括理顺企业内部信息流程,挖掘企业内部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等,并在这条路上走过了8年。
困难不仅是技术
沧化集团管理信息化的起始是MRP(物料需求计划)工程(1997年以后改称ERP系统),在系统初建时,建设人员发现面对的困难远远超过他们的想像。1992年前后,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参照学习,在进行充分的考察后,结合化工行业的具体特点,沧化集团决定自行开发实施。
开发计算机系统最先面对的就是人才问题,当时集团没有多少懂计算机的人,于是在领导的支持下,沧化招聘了一批计算机人才,开始走上自行开发的道路。沧化集团是一个典型的过程化生产企业,同样一种原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要产生许多产品,只要需要其中一种产品,其他的就必须同时生产,这种面向过程的生产方法导致管理模式和监控方法同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
于是在解决了人才问题之后,人们又开始去解决计算机技术和化工行业业务特点相结合的问题。“我们一直在不停地进行需求分析,去向每一个环节的人请教,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更正。”张泽杰说,“由于对业务经验不熟,导致开发进程缓慢,并且出现了部分反复。但有意义的是培养了一批懂业务的计算机人才,所以,现在看来还是收获大于付出。”
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一部分模块开始在企业的生产过成中实施,实施人员很快就发现了一些比技术更难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业务人员对系统不配合。一般来说,由于新的系统能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应该受到业务人员的欢迎才对,但实际上,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的程序化执行方式,导致人工干预程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部分业务人员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系统流程的要求,原有的工作流程有所调整,部分业务人员虽然减轻了劳动强度,但却加大了工作量。此外,对于已经习惯于手工操作的业务人员来说,还存在着适应全新工作方式的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解决起来要比技术问题困难得多。张泽杰说:“好在集团的领导层给予了坚决的支持。他们对业务人员进行调解和说服,帮助员工认清集团的利益最终就是个人利益。大多数人在沟通之后,对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是给予了大力支持,当然,对于一些无法说服的,也进行了工作岗位的调整。”
经过艰苦的努力,到1994年,财务、销售、劳资、物资计划等模块先后在沧化集团开通,并在模块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施人员对原有系统进行了不断补充和完善,到1996年,上线的系统功能模块已经多达十几个,企业网络初具规模,并在企业上市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量变引起质变
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量的不断扩大,沧化集团感到原有的DOS信息系统基础已经无法满足集团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产、供、销平衡和库存管理、资金平衡使用等需要的各种技术参数能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操作更加快捷简单。此外,为便于管理,各个分公司的业务数据要及时地反馈到总公司等。
● 企业外部环境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帮助领导快速做出决策的图表化数据分析的要求变得十分迫切。此外,网络设备和通信设施的改造升级,以及图形化操作的要求都使得原有的DOS系统无法适应。
● 企业战略方面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以及面对加入WTO的挑战,企业要发展必须与世界接轨,原有的系统只有彻底改造才能与世界保持一致和连接,否则就会影响信息渠道的畅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上述考虑,2000年沧化集团决定进一步规划管理系统,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升级至Windows版本,并完善充实部分功能。张泽杰说: “对于新系统的选择我们下了很大的工夫。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号称一流的ERP软件提供商,但是我们考察后发现,如果在沧化集团实施这些ERP,就要进行大量的二次开发,而且这种开发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双方的承受力,实际上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北京华夏新达公司的‘新世纪/ERP v3.5’,该软件在2000年被国家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命名为化工行业首选企业管理软件。”
北京华夏新达公司是由几名参与沧化集团信息系统建设的人创建的,是国内第一家提出和开发过程化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商。考虑到他们对化工行业的特色非常了解,同时对沧化集团的业务流程也“了如指掌”,因此沧化集团选择他们进行系统更新是顺理成章的。
突出过程化特色